课题成员 - 大气化学与全球气候变化 - Page 7

李阳春

课题成员 2011-07-26

LiYangchun.jpg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碳循环模式的研发工作,包括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海洋环流模式的被动示踪物评估,碳循环-气候耦合模式的研发以及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作为骨干参加了973、863和公益行业(气象、海洋)专项等多个项目。

学习经历
1997.9~2001.7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1.9~2004.7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4.9~2007.8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获博士学位

近年来主要代表论文有

1.Li, Y. C., and Y. F. Xu, 2012: Influences of two air-sea exchange scheme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storage of bomb radiocarbon in the Pacific Ocean. Marine chemistry, 130-131, 40-48, doi:10.1016/j.marchem.2011.12.006.
 2.Li, Y. C., and Y. F. Xu, 2012: Uptake and storage of anthropogenic CO2 in the Pacific Ocean estimated using two modelling approaches.Adv. Atmos. Sci., 29(4), 795-809,doi: 10.1007/s00376-012-1170-4.
3.Li, Y. C., and Y. F. Xu, 2012: Influence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uptake and storage of anthropogenic CO2 in the global ocean,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6( 3), 304-317,doi:10.1007/s13351-012-0304-z.
4.Li, Y. C., and Y. F. Xu, 2012: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air-sea CO2 exchange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Pacific Ocean.Acta Oceanologica Sinica(SCIE, in press)
5. Xu, Y. F., and Y. C. Li, 2009: Estimates of anthropogenic CO2 uptake in a global ocean model.Adv. Atmos. Sci., 26(2), 265-274.
6. 李阳春,徐永福,赵亮,王明星, 2007:全球海洋模式中CFC-11吸收对次网格尺度混合参数化的敏感性.海洋学报, 29(3),31-38. 7.李阳春,徐永福,赵亮,王明星,2006: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对CFC-11分布的初步模拟研究,大气科学,30,671-681.
联系方式:lych@mail.iap.ac.cn

 

课题组长

课题成员 2011-07-26

徐永福
徐永福

电话:(86-10) 62377281
E-mail: xyf(#)mail.iap.ac.cn
注: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
地址: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205室
邮编:100029

yourQRcode.jpg

个人简介

1962年出生,现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新基地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所长学术秘书。1991年在英国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获PhD学位,1992年1月至1993年12月在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在LAPC工作;1994年底晋升副研究员,1996年12月-2001年3月在日本分别任STA Fellow和研究员,从事于海洋环流模式的发展与应用,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北太平洋碳循环研究”和“伴随二氧化碳海洋隔离的环境影响预测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2003年1月当选为"国际全球大气化学研究计划(IGAC)"的科学指导委员会(SSC)的委员。现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委员,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科学工作组(SCOR-WG134)成员,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学会委员,《大气科学》常务编委。主要从事于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和全球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过多项项目, 包括:中科院“八五”、“九五”和“十五”重点项目或重大项目中的课题,以及基金项目;正在主持重点基金,中科院“十一五”方向性项目及其它来源的项目。目前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大气化学反应过程。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课程:《大气化学》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ngzhow, China, 1978-1982, B.Eng. in Chemistry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1983-1986, M.Sc. 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Norwich, U.K., 1987-1991, Ph.D.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Meteorology

WORK EXPERIENCE

1986年8月—1987年8月,中科院 大气物理所,研究实习员

1991年6月—1991年12月,中科院 大气物理所,助理研究员

1992年1月—1993年12月,中科院 大气物理所,博士后

1994年1月—1996年11月,中科院 大气物理所,其中94年12月—95年1月在英国访问,94年12月被评为副研究员

1996年12月—1997年9月,日本,国立资源环境技术综合研究所,STA FELLOW

1997年10月—2001年3月,日本,国立资源环境技术综合研究所,研究员

2001年4月至今,中科院 大气物理所,2001年4月被聘为基地研究员

TEACHING EXPERIENCE

1988年—1991年,助教(demonstrator)

1992年9月—1996年11月,中科院研究生院兼职副教授、教授

PROJECTS

参加过“六五”国家重点项目“京津渤区域环境研究”的课题,致力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工作;主持过中科院“八五”重点项目“海洋二氧化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的研究”;主持过中科院 “九五”重点项目“低层大气臭氧(氧化容量)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其它来源的课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机构的“北太平洋碳循环研究”项目和“伴随二氧化碳海洋隔离的环境影响预测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的一个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项目。

RECENT PUBLICATIONS

Lin Du, Yongfu Xu, Maofa Ge, Long Jia, Li Yao, Weigang Wang. Rate constant of the gas phase reaction of dimethyl sulfide (CH3SCH3) with ozone, Chemical Physics Letter, 2007, 436: 36-40.

Xu Yongfu, S. Aoki and K. Harada (2006) Sensitivity of the simulated distributions of water masses, CFCs, and bomb 14C to parameterizations of mesoscale tracer transports in a model of the North Pacific, J. Phys. Oceanogr., 36, 273-285.

Xu Yongfu, Jia Long, Ge Maofa, Du Lin, Wang Gengchen, Wang Dianxun (2006) A kinetic study of the reaction of ozone with ethylene in a smog chamber unde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1(16),1881-1884

Gao Tao,Xu Yongfu,Bo Yuhua, Yu Xiao (2006) Synoptic Characteristics of Dust Storms Observed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Downwind Area (the Beijing-Tianjin Region),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s, 13(4),doi:10.1017/S1350482706002404

Cheng Tiantao,Wang Hua,Xu Yongfu,Li Hongyu,Tian Liqing (2006)Climatology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in northern China,Atmos. Environ.,40, 1495-1509.

Zhao Liang, Wei Hao, Xu Yongfu, and Feng Shizuo (2005) An adjoint data assimilation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parameters in a three-dimensional ecosystem model, Ecological Modelling,186,234-249

Zhao Liang, and Xu Yongfu (2005) Simulation of CFCs distributions in the North Pacific using a basin-wide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with open boundary, Chinese J. of Geophysics, 48,870-879.

Xu Yongfu, S. Aoki and K. Harada (2002)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integrations in an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J. Atmos. Oceanic Tech.,19,125-135。

Xu Yongfu Y. W. Watanabe, S. Aoki and K. Harada (2000) Simulations of storage of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 in the North Pacific using an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Mar. Chem., 72, 221-238.

徐永福,赵亮,李阳春,北太平洋对人为二氧化碳吸收的数值模拟, 地球物理学报,2007,50(2),78-85.

徐永福,李阳春,赵亮,李荣凤,俞永强,一个太平洋海盆尺度环流模式及其模拟结果,大气科学, 2006,30, 927-938.

贾龙,徐永福,葛茂发,杜林,王庚辰,庄国顺. 烟雾箱研究丙烯的臭氧化反应动力学. 物理化学学报,2006, 22(10): 1260-1265.

杜林,徐永福,葛茂发,贾龙,王庚辰,王殿勋大气条件下与乙炔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化学学报,2006,64: 2133-2137.

赵亮,徐永福,边界条件对北太平洋海盆尺度环流模式的影响,海洋科学进展,2006,24(3):292-299.

储 敏, 李阳春, 徐永福,一个太平洋海盆尺度环流模式及其模拟结果,热带海洋学报,2006,26(6),15-21.

李阳春,徐永福,赵亮,王明星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对CFC-11分布的初步模拟研究, 大气科学,2006,30(4):,671-681.

徐永福,浦一芬,赵亮,海洋碳循环模式的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06-1115.

徐永福,赵亮,浦一芬等,二氧化碳海气交换通量估计的不确定性,地学前缘,2005,11(2),565-571,2004.

赵亮,徐永福,开边界海盆尺度环流模式模拟北太平洋CFCs分布,地球物理学报,2005,48,798-806 .

李阳春,杨昕,王明星,徐永福,降水,云与大气CO2浓度的年际波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22(3),394-399.

赵亮

课题成员 2011-04-11

zhaoliang.jpg
1993年在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专业学习,1997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入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读研究生,1999年转为硕博连读,并于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7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到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浅海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给本科生讲授流体力学课程。